权谋困惑:教小孩子权谋是不是太小了,不合适?

2021-3-22 Q帝 权谋分享

【困惑】老师,看了你对小孩子讲权谋故事的文章,觉得是不是太早了,会把孩子教坏,是不是等大了再教?先让孩子学点儒家的东西打打底,这样就不会走弯路了吧?

【解析】人的脑子是不种庄稼就长草。你不把正确的东西教给孩子,他就会被错误的东西所占领。权谋并不是坏的东西,之所以认为权谋阴暗,还是因为自身底层教育遗毒的问题。传统的教育有三大缺憾,一旦错误灌输,以后纠正起来就很难,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必须一开始就不能走错:

1、如何谋取利益

《论语·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后汉书·韦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从小被儒家灌输,追求利益的都是小人,都是坏人,不追求利益,才能得到别人的敬仰。所以,小孩子脑子里从小就植入了错误的信息,就是面对自己的利益不懂得如何正确的谋取方法,羞于谈钱。真正走向社会之后,谈加薪都不好意开口。非但如此,我们还从小背《三字经》:“融四岁,能让梨。”不去争取自己的利益,反而要谦让,压抑自己的需求。所以,权谋教育,第一步就要弥补这个缺憾,就必须告知孩子,我们能够有策略去谋取自己的利益,而且还不会被人嘲笑。可以披上道德外衣,为大家谋利益,把自己的利益夹带其中,而不是傻傻的被动等待。

2、如何除掉对手

《孟子·梁惠王上篇》中,梁惠王诉说自己“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的屈辱,请教孟子如何雪耻。孟子回答说:“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儒家讲究的是“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这就意味着,面对竞争对手,只是提升自己的道德,来让别人心服口服,而没有任何的除掉对手的手段,基本被动挨打。权谋家讲究的是提前发现潜敌,把所有的对手解决在萌芽之中,不排除用栽赃陷害的手段。

3、如何借助权势

《孟子·梁惠王下篇》: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尽心下》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脑子里都是民贵君轻的思想,不好的领导就是独夫民贼,除掉是可以的。这让很多人自认为领导不好,就可以拍桌子反对。另外儒家要么是君臣父子的等级,老老实实的遵守秩序,不敢跨越一步,要么是直接反对,走在两个极端,而权谋家讲究如何的借助权势为自己所用。

所以,经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就能够看出来,如果不在小时候就灌输权谋思想,如何争取自己的利益。如何除掉竞争对手,如何借助权势,基本上走向社会就是弱鸡,而弱鸡的底层思维逻辑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走向社会就成了韭菜。所以,权谋教育不是让人变坏,恰恰是学会维护自己的合理合法利益。因此,我们教育孩子没有早晚的问题,是要不走弯路的问题。

 

标签: 借助权势 除掉对手 谋取l利益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mou5.com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