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谋家学故事通鉴:孔融让梨的背后的权谋算计!

2021-3-18 Q帝 权谋分享

【出处】《后汉书·孔融传》李贤注

【原文】《融家传》曰:‘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

【译文】《融家传》记载: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们一起吃梨,孔融总是拿小的吃。有大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我年龄小,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由于孔融这么聪明早慧,很小就懂得这样的道理,宗族亲戚们认为他是个奇才。

【解析】《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从小教育孩子要学会谦让,当孩子让我给他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忽然意识到这个故事是有毒的,故事让我们,学不会该如何去获得自己应有的利益。接下来,从权谋角度来解析下这个故事:

一、孔融的三种可能

1、惧怕强者

为什么孔融把只挑选小的,可能不是谦虚,而是自己一直被哥哥欺负,不敢获取自己的利益,不然离开大人的视线,立即就会被揍。所以,真的的表达了自己的内心,年龄大的吃大的,年龄小的吃小的。弱者不敢直接谋取强者的利益,只能谦虚的态度掩饰自己的弱小。

2、道德束缚

孔融被儒家的道德束缚,而陷入规则困境。为什么是规则困境呢,因为,儒家的谦让教育是,大孩子必须让着小孩子,所以,孔融年龄最小,所以,孔融先选。又因为先选,要谦让,孔融只能选小的。哥哥们的谦让失去了选择权,而孔融的谦让失去了实际的利益。

3、虚伪掩饰

还有可能是,孔融自己并不喜欢吃水果,尤其是梨子,但是呢,直接说自己不喜欢吃,会让自己孤立起来,不能融入整体的氛围,于是不能不吃,所以孔融选择了,一个高大上的理由,不仅仅展示出自己的个性优秀的品德,又能够让自己利益不受大的损失。

二、谦让的外部条件

1、谦让的环境

这个故事最大的毛病就是没有说谦让的环境。让很多孩子,以为在任何的环境下,任何的组织里,都要谦让不好意思谋取自己的利益。其实这是家庭环境,家里是讲感情而不是利益的地方,尊老爱幼是没问题的,但是在职场,在官场,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吃,不主动争取,就不会天上掉馅饼。

2、谦让的对象

大家都讲道德,讲谦让,还行,因为你的好品德,获得对方的赞誉,接下来就会有好的人缘,自己的也会获得别人的谦让的利益。但是现实中不是如此,你的谦让会让人家觉得你好欺负,或者让领导觉得你可能真的不需要利益,就只给你名誉。能用名誉打发你,谁会用真经白银呢?

3、谦让的目的

不是不能有好的道德和性格。关键是谦让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获取别人的认可,还是想获得好的人缘,还是惧怕强者,还是追求内心的道德。求仁得仁就行了,没有必要纠结。但是就怕自己想要利益,还要装出谦虚的样子,没有实际利益,还不舒服。死要面子,活受罪。

三、正确的谋取利益

1、利用规则

这类故事只让我们学会谦让,却让我们失去了利益。我们该如何谋取自己的利益呢,首要的就是利用好游戏规则。孔融利用道德规则,自己主动端过去,让哥哥先拿。让出选择权,获取实利。

2、利用强弱

孔融在哥哥面前是弱者,在弱者面前就是强者,这时候,可以把梨子分为两部分,大孩子一部分,小孩子一部分。把自己归类于小孩子这个部分,欺负不了哥哥,可以欺负小弟弟。

3、利用道德

直接拿大的梨子,让后问哥哥,我先吃这个大的行不行?我尽管把利益拿到了手里,但是我却在形式上争取哥哥的意见,当着大人的面,哥哥怎么好意思和弟弟抢?

所以,我们学习国学的小故事,不仅仅只看到了表面的道德,而是要思考到背后的权谋逻辑,只有这样,才能把一个故事真的讲好,让孩子学到更多而东西。不然培养出来的孩子都是弱鸡,不知道如何面对复杂的环境和如何争取自己该有的利益。

 

标签: 权谋故事 权谋逻辑 权谋家学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mou5.com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