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职场:为什么高人必须精通权术,因为必须在规则和人情之间找到平衡!

2019-12-6 Q帝 权谋分享

【出处】《资治通鉴》第14卷 汉纪6

【原文将军薄昭杀汉使者。帝不忍加诛,使公卿从之饮酒。欲令自引分,昭不肯;使群臣丧服往哭之,乃自杀。

【译文将军薄昭(汉文帝的亲舅舅)杀了汉朝廷的使者。文帝不忍心以国法杀他,就派公卿去与他喝酒,想让他自杀,薄昭却不肯自杀;文帝又派群臣穿着丧服,到他家中大哭,薄昭才自杀。

【解析】什么叫做成熟?就是能够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能够兼顾多方的利益。尤其是做领导的,一方面是规则,一方面是人情,如果只维护规则,那么人情不管,很快就会众叛亲离。如果不管规则,处处讲人情,讲关系,很快就会乌烟瘴气,政令不行。对于西方管理很简单,建立好规则,大家按规则玩,没有人情压力。对于小人而言,不在乎规则压力,也没有压力。但是,这在中国都会水土不服,而真正的高手,就是在这人情和规则之间找到平衡点的。

1、汉文帝的困境

薄昭是汉文帝的亲舅舅,违法杀了朝廷的使者,按律当诛。汉文帝作为最高权力的拥有者,面对自己的至亲犯错,那是相当的挠头:不杀吧,以后法律怎么执行,开了这个口子,大家都因此为例,都求情,自己是否说的起话,以后没法管了,所以韩非子提出的理论是“不辟(避)亲贵,法行所爱。”执法不能回避亲贵之人,必须要在所爱的人身上执行!但是汉文帝的母亲并不为汉高祖刘邦所宠幸,自己和母亲、舅舅一起度过了最为困难的时光。此时如果把自己的的唯一的舅舅杀了,这人人情压力太大了。杀,对不起母亲,不杀,对不起国家。

2、汉文帝的手段

规则和人情的矛盾,就催生了权谋的土壤,在矛盾中圆融通达,就是我们走向成熟的标志。于是,汉文帝想出了权谋家的策略,我让你畏罪自杀。这样,法律得到了维护,违背规则,得到报应。而汉文帝自己没有人情压力。你自己扛不住要死,我没说什么。所以,汉文帝就把握如何处理平衡的问题,变化成了,如何让你自杀的问题了。因此,汉文帝,先是找人做他的工作,喝酒劝他。但是,薄昭不上路。于是,汉文帝,直接文帝又派群臣穿着丧服,到他家中大哭,这样薄昭,再也扛不住,终于自杀了。形式比人强啊,想必这个舅舅恨死这个外甥。太后也无话可说。

3、给我们的启示

其实当权者,为了避免自己的权力困境,早就设置了皇帝裁决或依法减轻处罚的特权制度,这个制度在唐朝完全成熟:《唐律疏义》确立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的“八议”规则。其实汉文帝如果想赦免薄昭是可以运用议亲规则的,但是汉文帝没有开着口子了。有时候,研究权谋,不想从恶意的角度去推测人,但是又不能不如此。汉文帝就是想要薄昭的命,所以一再采用逼迫的手法。最毒帝王心,因为王者无爱是基本原则。汉文帝自己继位根基薄弱,必须通过杀掉自己的舅舅,才能够管理住刘邦留下的那群权贵,不然,管不住,皇帝这个位置更不好做。

后世很多人都对文帝哭舅这件事评论,是该人情,还是该法律。其实,从权谋角度,还有另外一个视角,分享给大家,那就是,皇帝自己并没有逼迫薄昭,而是让群臣穿着丧服去哭。其实目的也就是为了测试群臣的态度,如果大家都在朝堂之上,劝阻,要求网开一面,汉文帝也会顺水推舟。这也就就不会有规则困境了,因为集体决策。但是这群人,没有一个劝阻的,都去哭了,这些人都是刘邦时代的老臣,和自己的亲信。大家都没有同情薄昭,没有人求情。其实也是给汉文帝上了一课。原来这群人,除掉薄昭,就是想削减汉文帝自己的权力啊,君臣博弈,阴险无比!

标签: 权力斗争 君臣博弈 文帝哭舅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mou5.com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