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职场智慧:领导发脾气时候的命令应该缓办!

2019-11-15 Q帝 权谋分享

【出处】《资治通鉴》第40卷 汉纪32

【原文大司空王梁屡违诏命,帝怒,遣尚书宗广持节即军中斩梁;广槛车送京师。既至,赦之,以为中郎将,北守箕关。

【译文大司空王梁多次违背刘秀的命令。刘秀大怒,派遣尚书宗广持符节到军营中就地处死王梁。宗广逮捕王梁,用囚车把他送到首都洛阳。囚车到后,刘秀赦免了王梁 ,任命他为中郎将,到北方镇守箕关。

【解析】任何领导本质上都还是普通人,都有自己的脾气和情绪,所以在做出决定的时候就可能不会完全理性和正确,作为下属面对领导在暴怒时候的决定,究竟该不该执行呢?不执行,领导立即就会迁怒于自己,如果执行,怕领导事后反悔,这时候,高明的下属,都会立即进入执行程序,但是等领导恢复冷静之后,再次请示,这才是最佳的策略。而这段通鉴材料中的尚书宗广就是这样的执行高手!

1、刘秀的暴怒命令

建武二年,王梁与大司马吴汉等人一起进攻檀乡,皇帝有诏书规定军事全部归大司马管理,然而王梁(违背诏书)就征发野王县的军队,皇帝认为他不奉命诏书,令他在所在野王县中停止行动,但是王梁又以时机有利擅自发动进攻。皇帝因为王梁前后两次违抗命令,非常生气。

用现在一句领导流行的话来说,“我不要你觉得,而要我觉得。”下属的个人的想法在领导命令做出前可以沟通,但是在命令作出后必须坚决执行。因为领导拥有更多的信息,更高的视野,以及通盘的考虑。刘秀暴怒于王梁的不听指挥。所以,做出了斩杀的命令。

2、宗广的执行操作

而王梁是刘秀的核心班底,云台二十八将之一。这样一个战功卓著的人,作为尚书的宗广是不敢杀掉的,杀了他,皇帝后悔了怎么办?得罪了众多功臣怎么办?不杀他,自己也是不听指挥,皇帝迁怒于自己怎么办?这个盛怒下的命令,让宗广很为难。

不过宗广对于皇帝在军营立即斩杀的命令做了“打折执行”。第一步,立即接受皇帝的命令,马上赶往军营。没有对情绪下的命令做任何的违抗。第二步,就是把立即斩杀,卖了个人情给王梁,变成了用囚车拉回洛阳。第三步,再次请求刘秀来做出最后决定。宗广把责任推卸的一点不剩。

3、王梁为什么没杀

刘秀冷静下来,也就觉得王梁不该死了。可以说,刘秀没杀王梁的理由有三个,首先王梁已经脱离了军队,没有了军权,而且没有对抗,也就没有了威胁。其次,这样一个大功臣,还是需要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不然显得太过于无情。第三,就是施恩与王梁以及背后的势力。

面对打折执行的宗广,如果刘秀真实想杀掉王梁,回到洛阳后,立即就会杀了王梁,并给宗广处分。但是刘秀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那就是盛怒之下的命令是有问题的,但是不能收回了。等到宗广这样操作,其实是给了刘秀一个自我纠正的机会,他内心其实是感激宗广的。

很多人可能会想起刘邦死前的最后一个命令就是让陈平和周勃去立即杀了樊哙,而陈平也是采用的这个策略,拉回来让刘邦自己处理。但是陈平的例子和这个有细微的差别,那就是,刘邦不是盛怒下的命令,而是理性思考的结果,如果陈平把樊哙压回来,樊哙依然会死,而陈平也会受处分。根本区别,就是皇帝的命令是理性衡平的结果还是暴怒情绪的下的命令。尽管操作手法一样,但是原理不一样,宗广是给刘秀改正错误的机会,而陈平是两害相权取其轻。最后大家其实记住这个基本原理就行了,那就是在领导暴怒之下的命令,一定立即进入执行程序,等领导平静下,再次请示具体执行方案。这样做,能够让自己不得罪人,少犯错,还能推卸责任。尽管有可能被处分,但是整体还是最佳策略!

标签: 推卸责任 打折执行 暴怒命令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mou5.com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