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讨论】斩首行动的鼻祖——傅介子

2015-5-30 Q帝 权谋案例

读《资治通鉴》到了汉昭帝部分,看了傅介子独立去西域,空手斩楼兰国王,全身而退,然后扶植了亲汉政权。完美无缺的斩首行动。我本来准备写篇文章,但是我在网上偶然间看到另外一个人写了一篇,很不错,转发过来,与大家共享!大家看完后,讨论下对傅介子的看法。我个人认为傅介子,有勇,有谋,有识。

看转发的文章:

2011年4月29日清晨(华盛顿时间),在前往视察亚拉巴马州龙卷风灾区前,奥巴马下令美国军方和中央情报局准备动手,目标执行刺杀本拉登的斩首行动。
5月1日下午14点四架美军直升飞机载了一个特别行动小组,从巴基斯坦境内起飞,飞抵本拉登藏身的目标住所内降落,然后特种兵和拉登的守卫发生激烈交火。交火中,拉登被美国特种兵一枪爆头。整个过程只有40分钟,除拉登外,女人盾,拉登的一个儿子和两个随扈被击毙。美军一架直升飞机因所谓的技术故障坠毁,美军没有人员伤亡。
23点15分,奥巴马在白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了他就任以来国家在安全上最大的胜利。
这就是著名的美军击毙拉登的斩首行动。
美军一直以来推崇这种通过小面积打击敌方的首脑或者指挥官的战争手段。美军认为通过集中精锐消灭对方的统帅或指挥机构,这是战胜敌人最简捷、最省力、最有效、最快速、最小损耗和伤亡的方法,而且影响也最大。
1989年12月20日,美国为了夺回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发动了代号为“正义事业”的入侵行动,该行动成功地抓获了与美国对抗的巴拿马总统诺列加,将其送交美国司法部审判,并成功扶持了亲美的政府上台。
另外美国针对伊拉克等敌对势力也都是采取这种方式:抓获萨达姆,扶持亲美的伊拉克人民政府的上台。
中国历史上也有很多刺客,向荆轲、专诸、要离等等。他们的刺杀目的主要是内部政治斗争、争夺权力的刺杀;或者战争中弱小的一方,幻想通过刺杀对方君主来获得片刻的安宁,和现代意义上的“斩首行动”的意义还是有差距的。真正又有军事目的,又有政治和外交目的,具有现在意义的 “斩首行动”的最早的案例是汉昭帝时期的“傅介子刺楼兰”的事件:
楼兰在西汉时期是汉朝西域的三十六国之一。汉武帝时期,汉朝通过张骞出使西域各国,发现了车师、龟兹等很多西域国家,并且开通了汉朝通向西域的丝绸之路。楼兰就处于汉朝通向西域的必经之地,地处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当时这些西域国家都听命于汉朝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公元前109年,为了开辟对匈奴的背后战场,汉武帝命令赵破奴出兵攻打车师国和楼兰国。并且俘获了楼兰王。楼兰王表示愿意归降汉朝,并且向汉朝到西域各国使者提供接待服务。但是楼兰王还似乎怕遭到匈奴的报复,于是就首鼠两端,两不得罪,分别送两位王子到汉朝和匈奴当人质。
楼兰王病死,匈奴率先得到了消息,把质子安归送回了楼兰继承了王位。汉朝派遣使者去楼兰传达汉昭帝的诏令,招新王安归来朝见,但是安归推辞不来,正式倒向了匈奴一边。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楼兰国位于西域的最东部,靠近汉朝,中间隔着人迹罕至的白龙堆沙漠。这里缺乏水源、牧草,以往楼兰国一直负责提供向导,提供食宿饮水,接待汉朝派往西域各国的使者。但是就像美军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的部队一样,汉朝是当时的东方霸主,所以汉朝派往西域的官吏和部队都低看其他国家一等,经常欺负当地的官员和百姓。再加上匈奴人的撺掇,所以楼兰国更加对汉朝产生了戒惧心里,不愿与汉朝来往。并且和匈奴人勾结,多次打劫汉朝的使团和商旅部队。
这个时候汉武帝已经驾崩,继位的是史称汉昭帝的刘弗陵,朝政大权由大将军霍光把持。由于在汉武帝时期,汉朝采取了对匈奴的全力出击政策,汉朝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匈奴人也在对汉的战争中损失惨重,可以说双方是两败俱伤。匈奴在汉朝北方边境的入侵相比汉初时已经减少了很多,汉朝和匈奴人的斗争慢慢转移到对于西域诸国的争取和控制上。到了汉武帝晚期,汉武帝一改当年穷兵黩武的政策,给接班人定下了休息养民的国家方针政策。
汉昭帝也很好的贯彻了这个政策,汉朝大有再现文景之治的势头。这时候汉朝对楼兰国实际上是很头疼的,出兵吧,很可能将陷入汉武帝时期长期和匈奴作战的局面,国家又将陷入动荡之中,秦朝灭亡的教训历历在目;不出兵吧,汉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将会中断,西域各国将会彻底投靠匈奴,汉朝也将无法通过和西域的经商获得最重要的战略物资——战马。而且匈奴对汉朝的西北边境又会形成包围之势,长此以往大汉北疆将再无宁日。
正在左右为难的时候,这时候一个楼兰的“在野党”的到来给了汉朝绝佳的机会。这个人是楼兰王安归的弟弟尉屠耆,他逃到了汉朝,把楼兰国的内情一一告诉了汉朝。这个尉屠耆虽然名字古怪,可是对于汉朝来说绝对是帮了大忙。要知道,最有效的斩首行动是先在敌人内部培养好另一派的政治势力,然后通过斩首行动把旧领导推下台,扶持新的政府上台,就像美军在伊拉克和巴拿马获得的成功一样。如果没有准备好亲自己的政府的话,那么即使把对方首脑干掉了,对方还会安排其他人上台,双方的仇恨会更深,冲突只会更加激烈,对于结果没有太大的帮助。我们可以想到,如果荆轲刺秦王成功,秦国换个君主,还是会继续统一六国的战争,对于燕国不会增加哪怕是片刻的安宁。
这时候骏马监(专门处理战马事物的官员)傅介子正好要出使大宛,汉昭帝让他顺路去责问楼兰、龟兹两国。傅介子是个狠角色,他到了楼兰和龟兹就责问两个为何背叛汉朝,两国在面子上都表示道歉服罪。傅介子在从大宛回程的时候,又经过了龟兹,正好这时候一队匈奴的使者在龟兹,于是傅介子率领他的随从官兵杀死了匈奴的使者,然后回国。
这样龟兹、楼兰稍微稳定下了,可是匈奴一施压,他们还是继续做墙头草,随风倒。
傅介子对大将军霍光说:“楼兰、龟兹这两个国家多次反复,不干掉他们,他们就不知道我们大汉王朝的厉害。让我去把他们两个干掉,这样可以显示我汉朝的威风。”霍光和汉昭帝商量就让傅介子先去近的楼兰国试试运气,如果成功的话还可以扶持尉屠耆上台。
接下去就傅介子就开始了他的刺杀之旅。《资治通鉴》对整个刺杀过程有很生动的描写:
傅介子率领卫士,携带金银财宝,宣称要赏赐外国,借此名义经过楼兰。傅介子在龟兹杀匈奴使者的事情楼兰王安归也听说过,安归知道傅介子是个狠角色,不愿意亲近他。傅介子就假装离去,快到楼兰边境的时候找了个当地的翻译,晒了这次使团带来的货物,然后让他对楼兰王说:“亲,我们这次携带了很多金银、绸缎一路去各国赏赐哦。亲,如果不来接受的话,亲那一份礼物我们就要给别人了哦。”
楼兰王贪图汉朝的财物,就安排和傅介子他们见面。傅介子在和楼兰王喝酒的时候,故意吧金银、绸缎一件件秀给安归看。等到大家都喝醉了,傅介子对楼兰王说:“我们家皇帝有个秘密让我告诉您。”已经被金银珠宝闪晕了脑子的楼兰王就支开了随从,跟着傅介子进了后账。说时迟、那时快,突然从帐后窜出两个壮士,两把尖刀一起从背后刺向楼兰王,利刃穿胸相交,楼兰王当场毙命(“刃交匈,力死”)。楼兰国的贵族大臣和随从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四散奔逃。
跨境刺杀别国君主本来就已经是九死一生的事情,而且当时也没有武装直升飞机等可以撤退的装备,刺杀无论成功与否,刺客基本上是没有什么生路的。虽然这次傅介子得手的时候楼兰国的部队没有准备马上陷入混乱,但是如果让他们换过劲来,包围傅介子他们的话,他们能逃出来的机会几乎为零。
这时候傅介子展示了他超常的镇定和智慧,他大摇大摆的走出来,说:“我们家天子派我来诛杀楼兰王安归,改立他的弟弟尉屠耆为王。汉军马上就要到了,你们谁都不要动,否则的话我们大汉天兵一到,你们楼兰国将遭遇灭国之祸!”听说汉朝大军要来了,楼兰的部队果然就被震慑住了。
傅介子于是很淡定的将楼兰王安归的人头割下,用快马送回皇宫,汉昭帝大喜,就把安归的人头悬挂在未央宫的门外。
可以说一次惊心动魄的跨境刺杀取得了不仅取得了战术上的成功,整个队伍还能够全身而退,这在也是史上罕见的。
接下去的工作就是外交上的收尾工作,汉朝就立了尉屠耆为王,改楼兰国名为鄯善,重新刻了印章;赐了宫女给他做夫人,准备了车骑、辎重送他回国。由于安归还有儿子在国内,为了避免尉屠耆回国人单势孤。尉屠耆让出了国内的一个富庶的城市,然汉朝部队在那里屯田。于是汉昭帝就派了一个司马,四十个士兵护送尉屠耆回国。可以这么说汉朝用了一个使者队伍采取了斩首行动,然后派了一个排四十个人的部队就把彻底降服了楼兰国,可以说是在军事上、政治上、外交上都获得了胜利,真正做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了。
傅介子也因为这次功绩被封了侯。
故事到了这里已经完了,而后世的人们却为了这件事情打起了嘴仗。司马光先生是怎么评价这个事件的:臣光曰:“明君对待戎狄的态度应该是:如果背叛就发兵征讨;如果服从,就不再追究。如今楼兰王已经服罪,又加以诛杀,以后就不能服人了。如果要征讨,也要堂堂正正的派军队去,而且用财物来引诱,采取暗杀这样下三滥的手段呢,以后我们再派使者出去的话,还会有人相信么?以大汉的强盛,却用这种强盗的诡计来对付外族,实在令人羞耻。居然还有人赞美傅介子立了一件奇功,未免太过分了。
我个人觉得司马老先生在这件事情上的评述未免有些过于迂腐。他是站在儒家的观点上看待这件事情的,儒家要求不论对自己人还是对敌人都要讲仁义和信誉。对待蛮夷也要先礼后兵,出兵也要堂堂真正的,不能耍诡计。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让他老人家带兵出去打仗的话,估计会像那个迂腐的宋襄公一样,死得很惨。而且,真的像司马先生说的派大军去征讨楼兰的话,他就不考虑战争对两国百姓所带来的苦难了么。如果战争引起匈奴和汉朝再次的大战的话,可能西汉的灭亡要提前100年了。所以说傅介子刺楼兰对汉朝来说是最好的结果。
所以中国历来在战乱和动荡的时候儒家是不受待见的,懂权谋的爪牙之士才比较受用的。
唐代大诗人李白对傅介子是非常向往,有“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诗句。
边塞诗人王昌龄也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绝句。
乾隆帝的诗比较大水词:“昔有傅介子,手斩楼兰头”。
我觉着对傅介子的这些歌颂绝对是名至实归的。

 

标签: 斩首计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mou5.com sitemap